Tuesday, 8 January 2013

认识燕窩


燕窝,顾名思义,就是燕子的窝。用更确切、更科学的语言来表达,可以定义为:雨燕科动物金丝燕及多种同属燕类,用唾液或唾液与羽毛等混合凝结所筑成的巢窝。在西方,燕窝杯称为“Edible Birdnest”,意思就是可吃的鸟巢。燕窝呈不整齐的半月形形象像人耳。长7-1公分,宽3-5公分重量为10-15克,凹陷成兜型。它附着于岩石的一面较平,外面微微隆起,附着面粘液凝成层排列比较整齐,教隆起面细致,呈波状。窝的内部粗糙吗,犹如丝瓜络。燕窝质硬而脆,入水则柔软而膨大。 



金丝燕与普通的家燕不同。他们比家燕还要小一些,背部羽毛呈灰褐色,略有光泽,翅长而尖,尾短,脚极细细弱,四个脚趾都朝前生长,飞翔力很强,但不善行走。他们一样非常发达的粘液腺,所分泌的唾液可以在空气中凝成固体,是筑巢的主要材料。

金丝燕是候鸟的一种,他们每年都十二月到第二年的三月从遥远的西伯利亚等地飞到热带沿海,栖息于动气菲律宾,细至缅甸沿海附近荒岛的山洞里。金丝燕将巢筑于垂直的山洞石壁顶高处,或是洞中天然的裂缝隧道中。这些山洞中光线及暗,但是而无碰壁支虞。原因在于,它们进出洞及洞内飞行是很有规律的,采取类似单线高速公路的飞行方式解决交换问题。交通规则是洞口以外一切向右飞行,到洞口急转向左,金东的往左进洞,出洞的往右离开洞口;洞内飞行是由左进洞,靠右出洞,可谓秩序井然,有条不絮。

金丝燕在飞翔时能发出急速的拍击声,他们凭借对回声的敏感,能探知自己离洞壁的远近。有趣的是,金丝燕的这种拍击声在人身上缺不能放射,使得它们经常会误撞到采燕窝人身上。金丝燕在每年34月产卵。产卵前,它们每天早出晚归,白书飞翔于海面和高空穿云破雾,吸吮雨露,摄食海藻、小鱼等物;日落黄昏时飞回洞穴,聚集在洞前捕食飞蚂蚁及其他昆虫。在消化完食物后,金丝燕就钻进洞穴深处或裂缝中,吐唾筑巢,历时20余日。
  
此时金丝燕喉部的粘液腺非常发达,它们的唾液粘性很大,如胶水般牢固地粘附于石壁。金丝燕第一次筑的巢完全是靠大量的黏液凝固而成,质地纯洁,一毛不附,触之有橡皮样的感觉,称为白燕,这种燕窝的质量最佳,是燕窝中的上品。在古代,白燕经常悲挑选出来作为进献朝廷的贡品,因此也被称为官燕。品质上佳的官燕,无疑是采燕窝人竞相追逐的目标,金丝燕精心构筑的第一个家园,很少能逃脱采集的厄运。现在,金丝燕不得不第二次筑巢。此时的金丝燕,由于产卵期日益临近,体态也逐渐丰满起来,喉咙的胶状物也较多,所以构筑的巢穴一般比较大,但由于时间紧迫,它们只能借助一些其他的建筑材料,诸如绒羽、小草之类,与胶状物混合在一起在次筑巢。很明显,这次筑的巢要粗糙得多,含的杂质也多,颜色较暗,因此营养价值也相差不少。这时采收的燕窝被称为毛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